今年以来,我局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突出产业带动我局聚力延链、补链、强链,重点支持帮扶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加大涉农“双招双引”力度,大力推进“村村联合”、“整乡(镇)联合”、“村企联合”等抱团发展模式,鼓励联村联镇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2022年,脱贫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61.6万元,同比增长31.14%,其中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占比70.6%。
郎溪县夏桥村借助村乡村振兴产业园,发展壮大经营主体,探索完善“供销社 农户”“公司 基地 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投入800万元顺利建成茶产业加工园区1至6期项目,现已有“泰清黄茶”、“小土村红茶”、“雪鸥瑞草魁”及“龙井山绿茶”等8家企业入驻,2022年开通线上直播,村集体收入年均增加25万元。
突出就业拉动保持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稳定,逐村建立就业信息台账,做到务工信息准确、账实相符,确保全市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务工就业规模总体稳定在3万人以上。同时聚焦多渠道稳岗就业,加强稳就业技能培训,强化劳务协作对接服务,兑现跨省务工就业交通补贴等。加强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继续推广“三业一岗”就业帮扶模式,将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作为优先保障对象。
截至5月底全市脱贫户、监测对象务工总人数为3.1574万人,其中省外务工0.7788万人,省内县外务工0.2066万元,县内务工2.172万人,开发乡村公益岗位4358个,就业帮扶车间25个,就业人数达471人。
突出项目驱动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重点支持2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加强项目谋划建设和运营管护,管好用好扶贫项目、衔接资金项目等形成的资产,健全完善“带得准”“带得稳”“带得久”联农带农机制。
截至5月底,全市已批复项目325个,涉及衔接资金3.82亿元,开工率为100%,其中产业发展类项目132个,涉及衔接资金2.843亿元,占比74.17%,乡村建设类项目165个,涉及衔接资金0.761亿元,占比19.9%。
旌德县旌阳镇依托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184万元,建设完成汇五电商物流产业园一号楼,面积16664.22㎡,并委托安徽合和云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运营,成功引进云仓、云禾及物流企业7家,引进配套关联企业4家,吸收社会资本达5000万元,初步形成县城辐射周边的电商物流集聚基地。